并网超1000万千瓦,潜力达35亿千瓦!我国海上风电领航全球
5月26日,一组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振奋人心: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4月底,并网容量突破千万千瓦,达到1042万千瓦。单体规模大、年利用小时数高,降低碳排放作用显著——作为风电产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已奠定了大规模发展的自主技术基础,并将进入全面成熟的市场发展阶段。这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后起之秀的未来,值得期待。
后起之力 打造海上风电中国模式
“2020年是全球风电行业创纪录的一年。”全球风能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能报告》中指出。报告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06万千瓦,位居全球新增装机第一。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规模持续增长、产业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设成本逐步降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记者走访部分风电企业和专家了解到,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如此快速的发展背后,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从2009年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开始,十余年时间里,相关部门围绕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管理、并网消纳、上网电价、工程质量监督等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
“从补贴到竞价再到平价,产业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发展之初电价补贴等关键政策出台,对我国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降低和技术发展的提速,起到了极大助推作用。”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时间很短,却具备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
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逐步下降,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中化,开发需求巨大,装备制造、勘测设计和施工运维等技术也日趋成熟。
从2010年国内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建成,到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三峡兴化湾试验风电场项目运行,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起步虽晚,却步步扎实稳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海上风电发电量为99.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0.39%。
“海上风电发展之初,没有依赖国外的企业和技术,通过补贴等政策,支持国内风机厂商技术创新、培育本土品牌和制造业,这也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田庆军向记者强调。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将从基础制造业,到部件整机,与港口、海上项目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运输、安装、运维,与检测基地、物流培训、国际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展望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
未来已来 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要全力推动广东省海上风电实现更大发展,将高水平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基地,并加快打造全产业链生态等方面的工作……4月30日,广东省全省海上风电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
此次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广东省发改委已经发布《关于下达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在总投资7.28万亿元的1395个省重点项目中,40个海上风电项目位列其中,包括19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1个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
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广东省海洋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事实上,早在《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重点推动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后,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规模水平就开始不断提升。
2018年发布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已经提出将在粤东建设海上风电运维、科研及整机组装基地,在阳江市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在中山市建设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形成集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
业界认为,稳定的海上资源及沿海地区发达的经济,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地均已布局海上风电产业多年,在各省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均对海上风电发展做出具体规划。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将科学推进海上风电布局建设,建成嘉兴1#等海上风电项目,打造若干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将长乐外海、平海湾、漳浦六鳌等海上风电项目,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示范工程定为福建省能源发展重大工程;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指出,将有序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国家级海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链的结合比较紧密。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把海上风电作为未来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强链补链,聚集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田庆军说。
“我国海上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超过35亿千瓦。这是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数据。小于50米水深的有15亿千瓦,50到100米水深的还有20亿千瓦,潜力也非常巨大。”秦海岩强调,海上风电一定会取得巨大的发展,中国海上风电一定会成为世界海上风电最重要的部分。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支彤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