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小微:在齐岳山上守着风电场,是什么体验?
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就看到坐落在湖北省利川市境内的齐岳山脉,这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马儿悠闲地在山间吃草,偶尔打个响鼻,远处是一排排旋转的风机。
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即使七月,气温也只有20摄氏度左右。蓝天之下,绿色的山包顶上一个个白色风机随风转动,清晰可数。
转动的风机背后是一串不为人知的数字:207台风机,18名运维人员,平均年龄28岁,人均每年塔筒爬高4924米、巡检线路1000多公里,人均运维12台风机。
207台风机分布在绵延起伏的齐岳山脉上,其中有4个升压站,单个升压站人数较少,需人员长期值守。升压站往往在一条大路的尽头,四周只有植被和风机。
本文摄影:汤伟
“搞风电的人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上,虽然也寂寞,但我有准备。”新入职利川齐岳山风电场的女孩席若男说到。
如果说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是风电人要过的第一关,那么,能吃得苦就是他们要过的第二关。
爬塔筒是风电人的基本功。一架笔直的钢梯在风机塔筒内部矗立,从下面望上去,黑乎乎地看不到顶,检修风机首先要从这里爬上去。
没有助爬设备,纯靠四肢力量向上攀登,叫做“裸爬”。2015年,龚诚入职不久,第一次裸爬,上的就是80米高的塔筒,这相当于近30层楼的高度,“爬得喘不上气来,在风机顶上吸口气儿肺都疼,顾不上害怕了。”
后来,加装了助爬设备,“要控制好助爬器的力度,不然膝盖和小腿会不断撞到梯子上。”2017年入职的刘宇说到,“最开始,我们的膝盖小腿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冬天,检修道路被三四十厘米深的积雪覆盖,检修车辆根本无法开到风机检修平台,年轻的风电人背起二三十斤的检修工具步行上山,一脚下去雪便没到膝盖,开车几分钟的路程步行常常要走一两个小时。
夏天,风机叶片旋转带动机舱中的齿轮箱、发电机运行,设备温度升高使得密闭的机舱温度达五六十摄氏度,在其中检修作业,衣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然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风电人技术过硬才是“王道”。
利川齐岳山风电场包括七个风电项目,总装机近33万千瓦,其中一期项目已投产12年,风机寿命过半,故障较多,而运维人员相对较少。“近两年,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部分运维人员去了新的建设项目。”冷凯说到。
冷凯2015年入职,现在已是齐岳山一期、二期、三期、中槽四个风电项目的值长,带领8人的团队负责137台风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一次,37号风机的偏航电机和偏航减速器坏了,须尽快更换。“两个部件加起来四百多斤,机舱上的小吊机一次只能吊一百多斤,只能先在地面上拆开,一一吊上去再拼装。”冷凯说,“机舱上面空间受限,备件又重,一个人扛不动,两个人转不开,拼装很难。”
那次,陈侃、冷凯、吴吉坤三人从前一天早上八点干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一天三顿饭都在充斥着机油味的机舱里吃。
“现在,更换这样大的备件就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因为我们有经验了,技术越来越成熟了。”冷凯说,“工作任务紧急的情况下,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处理十五六台次风机故障。”
除去风机本身,风场内的地埋电缆和输电线路也需风电场的运维人员负责。
集电线路跳闸,意味着某条地埋电缆上的十几台风机同时停机,必须在24小时内抢修。去年冬天,二三期风电项目的2号集电线路跳闸了,需到电缆接头井中接线,可接头井因修建时间较长,土已埋到井口。当时气温零下十多度,要接线必须先把冻土挖开。风雪呼啸,面如刀割,他们连续工作数个小时,终于接通线路。
这群一线的风电人基本是“90后”,甚至“95后”,可他们已挑起了利川齐岳山风电场运维的重担。
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家人聚少离多,这群年轻人多年如一日在山区坚守,动力何在?
“有时,把故障处理完下来,面前是夕阳西下,背后是我修好的风机,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张爱华说,“看着风机能够正常运转、发电,那种满满的成就感是做其他事无法取代的。”
这大概是风电人的动力所在,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发展祖国风电事业相结合,内驱力满满。
“在大学时,我对风电就很有兴趣,那时候国内的风电事业刚刚起步,入职10年来,风电行业发展很快,公司也为我个人发展提供了机遇。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技术更新迭代之快,感觉自己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行业前行的步伐。只要年轻人能吃得苦、肯钻研,机遇就在面前,平台非常广阔。”鄂西南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平说到。
利川齐岳山风电场2010年投产,是三峡集团第一批投产的风电场。“建场到现在,从齐岳山风电场走出去的有四五十人,他们在这里练就了过硬本领,出去以后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可以说,齐岳山风电场是体育博彩平台集团培养风电人才的摇篮。”体育博彩平台集团新能源公司鄂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瞿国斌说道,“利川齐岳山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达45亿多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6万吨,减排377万吨二氧化碳,为我国 ‘双碳’目标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载于2022年8月8日三峡小微)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3日